25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十九讲报告题目:草原丝绸之路视域下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书写报告人:张景明 教授报告人单位: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主持人:景燕春 副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10月30日(星期三)15:00~18:00报告地点:怀远楼616多功能会议室报告人简介:张景明,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省部级科研平台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校级科研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大连大学“金普学者”英才教授。担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出版学术专著21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等27项。研究领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西方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等。报告摘要:草原丝绸之路约在公元前2世纪正式开通,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中处于最北部的一条,此后便以各时期北方民族的单于庭、可汗牙帐和都城及重要的城市作为东端的起点,向西与沙漠丝绸之路天山北道汇合进入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向北衔接东北亚走廊抵达俄罗斯远东、贝加尔等地区,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接,向南通向我国的中原地区。在这...
23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十八讲报告题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各民族历史文化元素研究报告人:丁宏教授报告人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主持人:杨文笔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10月28日(星期一)15:00~18:00报告地点:怀远楼616多功能会议室报告人简介: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民族学,出版学术专著主要有《东干文化研究》《中亚五国民族文化综论》《俄罗斯对中亚民族发展的影响》《北极民族学考察笔记》等。报告摘要:此报告旨在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与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在关联及不可分割性,澄清民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敬请广大师生准时参加。特此通知!太阳集团官网8722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太阳集团官网87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2024年10月23
23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十六讲报告题目:秦“大一统”理论与实践报告人:徐卫民教授报告人单位:西北大学主持人:曾丽荣 副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10月25日(星期五)晚上19:00~22:00报告地点:怀远楼616多功能会议室报告人简介:徐卫民,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职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曾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曾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现兼任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历史地理学会副会长、西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现任《秦汉研究》杂志主编。长期从事秦汉历史与考古、历史地理、文化遗产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三十余部,在《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高水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四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多次、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两次。报告摘要:“大一统”思想的提出是源于《春秋公羊传》中的一种治国理念,是古代政治家的一种理论追求,是一种历史向心力,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先秦时期的诸多学派均主张“大一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了东方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王朝,顺应了历史潮流,实行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并初...
23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系列讲座第八十三讲报告题目:少数民族民歌的基本分类及地域特色报告人:和云峰 研究员报告人单位:中央音乐学院主持人:马冬雅 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14:00~17:00报告地点:贺兰山校区笃行楼一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和云峰(桑德诺瓦),中央音乐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艺术管理、文化产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兼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创办人、艺术总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七、第八届会长。著作有《纳西族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等17部,主编《2005全国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论集》《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典藏》(2017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等20余部,曾获金钟奖、山花奖、精品教材奖、北京市哲学社科奖、文艺评论奖、音乐评论奖等20余项,主持与承担国家级、部委级课题11项,策划、制作、指导(监制)大中型演艺活动数十项。报告摘要:亘古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就具有传统的分类方法与浓郁的地域特色,例如蒙古族长调与呼麦、藏族山歌与囊玛、侗族大歌与小歌、纳西族喜歌与丧歌、苗族飞歌、彝族海菜腔等……时至今日,这些民歌仍然独具特色。敬请广大师生准时参加。特此通知!太阳集团tcy8722太阳集团官网8722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太阳集团官网8722音乐学院2024年10月21
1510
2024民族学“贺兰山大讲堂”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十五讲 报告题目: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口述史的实践应用——以非遗传承人为中心报告人:王明月 副研究员报告人单位:天津大学主持人: 马巍 讲师报告时间: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14:30~17:30报告地点:线上(腾讯会议:109 582 129)线下(怀远楼616多功能会议室)报告人简介:王明月,1989年生,内蒙古兴安盟人,文学博士,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汉语国际教育系副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河东区“引智促治”天津大学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化传播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际中文教育中外联合研究专项课题、全国高等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多项课题,在《民俗研究》《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等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学术成果先后为《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与马知遥教授合著《传承人口述史撰写工作指导手册》,参与编写《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系列丛书》。 报告摘要: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具体方法,对于现阶段推进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研究是一种更为切实有效的抓手,对推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不同于其他口述史,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因其记录对象的特殊性而对具体的操行方法存在特定需求。口述史对象的选择需做到典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口述史提纲的设计需做到总体性与特殊性的兼顾,口述史调查的内容需做到时代主线与故事内容...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联系电话:(0951)2061080 邮政编码:750021
Copyright 2012-2060 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区)官方网站|SunCity 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太阳集团tcy8722 版权所有